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关联规则分析

刘一铭, 何水恩, 陈汉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130 -137.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130 -137.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23

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关联规则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及关联规则。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神经性尿频患儿100例,年龄3~1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神经性尿频患儿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谷维素片治疗两周。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效果。对单次排尿量、单日排尿次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尿频程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检验。采用Aprior模块分析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不同时点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3 d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7 d、14 d、末次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7 d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14 d、末次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7 d、14 d、末次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4 d、末次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7 d时的评分(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7 d、14 d、末次随访时的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功能评分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DID=-1.09,P<0.001)、自主神经功能评分(DID=-2.12,P<0.001)均较谷维素片有较大的改善。DID全模型结果显示,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对中医证候总积分(β=-1.087,P<0.001)和自主神经功能评分(β=-2.123,P<0.001)的改善明显优于谷维素片。(3)两组治疗后,单次排尿量、单日排尿次数在组内效应分析(时间因素)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14 d和末次随访时,在单次排尿量、单日排尿次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主效应分析),随时间延长有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组间×时间交互作用)(P<0.05);广义估计方程检验分析表明,观察组较对照组亦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尿频程度(P<0.05)。(4)观察组内服中药使用频率高于70.00%的中药分别为益智仁、山药、黄芪、桑螵蛸、乌药、白术、金樱子、菟丝子、肉桂、甘草。关联分析中,前项设定为艾灸背俞穴+中药,后项为尿频评估指标,Aprior模块分析结果显示,最小支持度为24.25%,最小置信度为89.20%,最小提升度为1.32%。(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2.00%),对照组复发8例(16.00%),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式的神经性尿频患儿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14)。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可以显著改善神经性尿频患儿的自主神经功能、中医证候、排尿功能等多个方面,从而缓解尿频症状,治疗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艾灸 / 背俞穴 / 中药内服 / 小儿神经性尿频 / 临床疗效 / 关联规则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一铭, 何水恩, 陈汉华 艾灸背俞穴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关联规则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7): 130-13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