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肾病机制及异病同治探析

文晓晨, 修静, 刘子英, 杨芳, 宫成军, 马晓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162 -17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7) : 162 -17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2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肾病机制及异病同治探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和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共同致病机制和靶点,预测异病同治中药。方法 在疾病数据库(GeneCards、OMIM、DrugBank、DisGNET、TTD)中筛选DOP和DKD疾病基因,相互映射得到共同疾病靶点;应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互作网络,拓扑分析后获取核心靶点;应用R 4.4.0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具有防治作用的中药;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应用AutoDock和Py 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该研究获得DOP和DKD共同靶点1053个,其中核心靶点36个。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DOP和DKD的共同致病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自噬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主要由HIF-1、MAPK、AGE-RAGE、JAK/STAT等信号通路介导。枸杞子、黄芩、黄蜀葵花、姜黄、丹参、黄精、当归和人参是DOP和DKD的异病同治中药。分子对接提示中药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豆固醇、黄芩素、山柰酚与疾病共同核心靶点SRC、EGFR、AKT1、INS、IL-6等均能稳定结合,验证了药效物质基础。结论 该研究从基因层面上深入探究了DOP和DKD的潜在共同致病机制,初步预测出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为DOP和DKD异病同治中药开发提供靶标及研究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 糖尿病肾病 / 异病同治 / 中医学 / 致病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文晓晨, 修静, 刘子英, 杨芳, 宫成军, 马晓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肾病机制及异病同治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27(07): 162-17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5.07.02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