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脑络欣通颗粒制备工艺及对脑卒中大鼠的影响

洪璐, 范冰冰, 胡青华, 操雪萍, 刘雨晴, 陈卫东, 何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1) : 47 -5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1) : 47 -5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1.008

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脑络欣通颗粒制备工艺及对脑卒中大鼠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完善脑络欣通颗粒的生产制造工艺考察研究,筛选出最佳辅料构成和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脑络欣通颗粒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对脑络欣通颗粒干燥工艺的研究,考察辅料种类、辅料用量以及进风温度。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脑络欣通颗粒最佳药物辅料构成,利用综合评分筛选出最佳的辅料种类、最佳的药辅比及最佳的乙醇浓度,再通过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设计进行优化。根据所得工艺进行制粒,对脑卒中模型大鼠进行脑络欣通颗粒剂灌胃给药,初步观察脑络欣通颗粒对脑卒中大鼠的疗效。结果既得颗粒剂干燥工艺研究考察结果中,辅料种类为糊精,辅料用量为5%,进风温度为145℃。脑络欣通颗粒最佳制备工艺:辅料种类为糊精,药辅比为1∶0.5,乙醇体积分数为95%,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值为0.872 946。相比脑卒中模型组大鼠,脑络欣通颗粒剂组神经元细胞数目有明显增加,初步推断颗粒剂对脑卒中大鼠有治疗作用。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脑络欣通颗粒的制备工艺结果可靠,稳定性较高,方法简单可行,颗粒剂药效显著,可为脑络欣通颗粒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脑络欣通颗粒 / 制备工艺 / Box-Behnken设计 / 响应面法 / 颗粒成型性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洪璐, 范冰冰, 胡青华, 操雪萍, 刘雨晴, 陈卫东, 何玲 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脑络欣通颗粒制备工艺及对脑卒中大鼠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1): 47-5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1.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