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何轶帆, 唐娅妮, 崔艺敏, 张宁, 吕沛然, 邢文文, 刘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1) : 145 -14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1) : 145 -14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1.026

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以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感障碍等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同时是目前唯一有可能预防的痴呆类型。虽然目前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但研究证实胆碱能通路受损、氧化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参与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而针灸能够通过调节胆碱能系统神经递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突触可塑性等机制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文章就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和近年来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展开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 针灸 / 综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轶帆, 唐娅妮, 崔艺敏, 张宁, 吕沛然, 邢文文, 刘奇 针灸防治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1): 145-14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1.02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