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材原产地芍药甘草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邢斌, 王帆, 张芳芳, 邓秀平, 宋纹, 刘志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70 -7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70 -7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2.012

基于药材原产地芍药甘草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并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探究芍药甘草汤中间体关键质量属性,为其药材基源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制备来自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18批芍药甘草汤冻干粉作为中间体样品;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对指标成分的含量和指纹图谱进行检测,评价多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质量属性差异,为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结果 5种成分线性关系(R2>0.999)、精密度(RSD≤0.89%,n=6)、重复性(RSD≤1.35%,n=6)、稳定性(RSD≤1.87%,72 h)均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24±1.85)%~(104.88±1.38)%(n=6)。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在不同批次芍药甘草汤中间体中仅没食子酸的含量波动范围较小(4.74~5.92 mg/g),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在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中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分别为29.58~38.24、7.21~12.12、0.18~0.89、12.14~42.83 mg/g;建立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确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各峰进行药材归属,其中1、4、5、10号峰来自白芍,2、3、6、7、8、9、11、12、13、14号峰来自炙甘草,炙甘草对共有峰的贡献最大。其中13批芍药甘草汤中间体的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8,第S4、S8、S16、S17、S18批次的相似度大于0.91,说明不同产地批次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测定芍药甘草汤中5种成分的含量及建立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可为经典名方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准建立及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 经典名方 / HPLC / 质量评价 / 指纹图谱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邢斌, 王帆, 张芳芳, 邓秀平, 宋纹, 刘志东 基于药材原产地芍药甘草汤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2): 70-7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2.0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