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火”理论浅析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

范莹, 董墨思, 于嘉祥, 杨宇峰,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181 -18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2) : 181 -18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2.033

基于“阴火”理论浅析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金元时期医家李东垣提出“脾胃气虚,阴火邸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阴火”理论,气虚与“阴火”关系密切,脾胃气虚在“阴火”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炎症反应是糖尿病肾脏病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气虚也是糖尿病肾脏病炎症产生的重要基础,而脾胃运化失常在糖尿病患者肾脏发生炎症反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与“阴火”理论相契合。当代医家也有依据“阴火”理论来论治糖尿病肾脏病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拟从东垣学说、炎症机制学说、当代医家对糖尿病肾脏病认识三个角度对“阴火”理论与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的关系作初步论述,旨在进一步完善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理论,从而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阴火” / 糖尿病肾脏病 / 炎症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范莹, 董墨思, 于嘉祥, 杨宇峰, 石岩 基于“阴火”理论浅析糖尿病肾脏病炎症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2): 181-18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2.03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