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药物十剂分类构成考察分析

范颖, 梁茂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1 -3.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1 -3.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01

《本草备要》药物十剂分类构成考察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药物十剂问世后,千余年间未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利用。研究表明,清代汪昂编撰《本草备要》时,大量标定药物十剂属性,并冠于药论之首,便于把握和选用;根据药物功能,提炼与药物功能吻合、单一或复合的十剂属性;大胆修改原十剂示范药物,扩充十剂属性的早期内涵。在充实和修改药物十剂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因十剂去壅、去滞、去弱、去闭、去实、去怯、去脱、去着、去湿和去枯功能过于简约,且表达的象属性彼此重叠,随着归类后各剂药物数量的增加,超出原功能属性药物大量羼入,使十剂原始意涵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故在阐明其学术价值和贡献时,应客观评价其得失。

关键词

《本草备要》 / 十剂 / 学术贡献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范颖, 梁茂新 《本草备要》药物十剂分类构成考察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3): 1-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0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