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究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及体内抗氧化作用,明确有效部位,为拓展沙棘果研发利用、优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以沙棘果为原料,95%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采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及羟自由基(·OH)法,比较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作用。将11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沙棘果乙酸乙酯层低剂量组(YD,0.015 g/kg)、沙棘果乙酸乙酯层中剂量组(YZ,0.045 g/kg)、沙棘果乙酸乙酯层高剂量组(YG,0.135 g/kg),沙棘果正丁醇层低剂量组(ZD,0.04 g/kg)、沙棘果正丁醇层中剂量组(ZZ,0.13 g/kg)、沙棘果正丁醇层高剂量组(ZG,0.39 g/kg)及沙棘果醇提取物低剂量组(SD,0.16 g/kg)、沙棘果醇提取物中剂量组(SZ,0.5 g/kg)、沙棘果醇提取物高剂量组(SG,1.5 g/kg),每组10只。除Control外,其余各组每日腹腔注射浓度为0.05 g/mL D-半乳糖(D-gal)溶液,剂量为10 g/0.1 mL,Control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0 d。造模第11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组分别灌胃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Control与Model灌胃蒸馏水。末次给药后,考察小鼠体质量变化、脏器指数,对比各组小鼠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包括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观察心脏、肺脏、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 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均可清除DPPH·、O2·-、·OH,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沙棘果醇提取部位对DPPH·清除率高达76.09%,清除效果最强;体内实验结果显示,YG、ZZ、ZG、SZ、SG血清GSH-PX、SOD、T-AOC水平增高(P<0.05),且均可抑制MDA的积累(P<0.01)。其中SG血清GSH-PX抗氧化水平为(872.73±165.39)U/mL、SOD为(180.02±12.33)U/mL、T-AOC为(9.25±1.45)U/mL,高于Model(P<0.01),MDA水平为(4.93±2.07)nmol/mL,相比于Model有所下降(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对心脏、肺脏、肾脏组织细胞及结构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结论 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沙棘果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余各部位抗氧化能力与极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
沙棘果
/
极性部位
/
抗氧化
/
抗衰老
Key words
屈凝伊, 赵轶轩, 梁丽, 王丽娜
沙棘果不同极性部位体外及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3): 13-1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