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调控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及中医药从“痰”论治研究进展

王语晴, 刘欣欣, 姜玲, 王杨, 侯志涛, 宋晓晨, 胡新颖, 陈晶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32 -37.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32 -37.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08

自噬调控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及中医药从“痰”论治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脑内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自噬-溶酶体途径(autophagy-lysosome pathway,ALP)是细胞内主要的降解途径,能够通过及时降解错误折叠、聚集和损伤的蛋白质来维持细胞稳态。ALP降解功能的异常可导致机体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和磷酸化Tau蛋白的沉积,出现记忆、学习等多认知域的损伤,这种病理改变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痰浊蒙窍”是AD发生的核心病机,“痰浊”是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痰浊”与Aβ的生成与清除失衡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关,“化痰开窍”与降解异常蛋白聚集有着不谋而合之处。文章梳理近年国内外文献,对自噬与AD特征性神经病理改变的相互作用、自噬相关信号通路对AD的调控机制以及中医从“痰浊”论治的相关性研究作以综述,旨在从调控自噬的角度为临床改善AD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靶点。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 自噬 / Tau蛋白 / β-淀粉样蛋白 / 研究进展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语晴, 刘欣欣, 姜玲, 王杨, 侯志涛, 宋晓晨, 胡新颖, 陈晶 自噬调控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及中医药从“痰”论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3): 32-37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