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神经机制研究

柯梓, 刘巍, 熊志浩, 阚伯红, 朱洪航, 李星萍, 刘洋, 韩江秦, 陈付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51 -55.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3) : 51 -55.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12

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神经机制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近年来,电针以其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在临床上取得的良好疗效,而见诸于临床报道中。与手针相比,电针具有刺激量稳定、可重复性高且不完全依赖医者手法操作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作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的相关研究日益丰富,但尚缺乏归纳与总结,因此制约了其进一步运用与推广。该文从神经解剖学及神经生理学等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溯源求本,发现电针治疗PSD主要涉及的神经机制,包括调节、兴奋皮质吞咽中枢、皮质下结构、脑干吞咽中枢等中枢神经系统及调节吞咽功能相关的周围神经及肌群等方面。最终,试对电针治疗PSD的神经机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电针治疗PSD提供可视化依据,并为未来电针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电针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 神经机制 / 综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柯梓, 刘巍, 熊志浩, 阚伯红, 朱洪航, 李星萍, 刘洋, 韩江秦, 陈付艳 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神经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3): 51-5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3.012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