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针刀对股骨头坏死疼痛触发点比格犬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

孙诗艺, 颜炎, 何海军, 吴子轩, 张程, 张光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01 -107+221.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01 -107+221.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18

可视化针刀对股骨头坏死疼痛触发点比格犬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采用可视化针刀松解股骨头坏死(ONFH)疼痛触发点比格犬模型髋关节周围病变软组织,观察可视化针刀对股骨头坏死疼痛触发点模型比格犬神经递质表达情况,初步探索可视化针刀改善股骨头坏死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比格犬随机分为假模(Sham)组、模型组、传统针刀组及可视化针刀组,每组6只。采用液氮冷冻方法及离心运动法建立ONFH疼痛触发点比格犬模型。假模组与模型组动物正常饲养、活动。可视化针刀组与传统针刀组均于第13周实施相应治疗,1周1次,共3周。采用HE染色法对比格犬患侧髋关节周围组织进行观察,采用血清中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F2α(PGF2α)、速激肽(TK)、缓激肽(BK)、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探索针刀疗法的镇痛机制。结果 与Sham组对比,治疗前模型组、传统针刀组、可视化针刀组的5-HT、PGF2α、BK、NPY及CGRP1含量均降低(P<0.05);传统针刀组治疗后7 d及治疗后21 d的5-HT、SP、PGF2α、TK、BK、NPY及CGRP1含量均下降(P<0.05),可视化针刀组治疗后7 d及治疗后21 d的5-HT、PGF2α、BK、NPY及CGRP1含量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可视化针刀组5-HT、SP、PGF2α、TK、BK、NPY及CGRP1含量均低于传统针刀组,除CGRP1外,其他神经递质差异均降低(P<0.05)。结论 针刀疗法可以降低股骨头坏死模型比格犬周围静脉血中疼痛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且可视化针刀效果优于传统针刀。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 可视化针刀 / 镇痛机制 / 神经递质 / 疗效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孙诗艺, 颜炎, 何海军, 吴子轩, 张程, 张光熠 可视化针刀对股骨头坏死疼痛触发点比格犬模型神经递质的影响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4): 101-107+221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1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