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观、微观“气化”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刘婧, 孙欣, 安杨, 张国栋, 董佳妮, 伊桐凝, 张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40 -14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40 -14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23

基于中观、微观“气化”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气化理论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用以阐释生命过程、疾病的中医机制。中医多认为桥本甲状腺炎(HT)的病机与外邪侵袭、水土失宜或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从而产生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壅结于颈前有关。气化以气机调畅为基础和前提,中观、微观气化与人体关系密切,可分别在精微物质生成、精微物质代谢、病理形态、经络上对HT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章基于中观、微观“气化”探讨环境及肝脾肾失调对HT发病的影响。基于中观气化理论,HT的发病核心病机以外邪侵袭,水土、饮食失宜为主;基于微观气化理论,HT的发病核心病机为肝脾肾失调。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精气不足,津血乏源),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滞血瘀,水停精滞);或留滞不化,结聚成形;或经络失养、涩滞不行探讨HT的发病机制,以期开创以气化理论为基础的HT中医治疗新思路。

关键词

气化理论 / 桥本甲状腺炎 / 病机 / 肝脾肾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婧, 孙欣, 安杨, 张国栋, 董佳妮, 伊桐凝, 张兰 基于中观、微观“气化”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4): 140-14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2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