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

杨涛, 赵鹏, 张光宇, 姜泳, 慈元, 于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74 -178.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174 -178.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3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并筛选出右归丸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强直性脊柱炎的靶点基因,通过VENNY 2.1.0获得右归丸组成中药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交集基因,借助String在线平台与Cytoscape 3.7.2软件获得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完成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物有效成分79个,有效基因靶点500个,疾病靶点基因767个,交集基因98个,PPI网络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基因是IL1B、IL6和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BP条目535条、GOMF条目88条和GOCC条目53条。KEGG富集分析得到121条通路,主要信号通路为IL-17、HIF-1和TNF等。结论 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右归丸的中药组成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干预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进而起到调节免疫反应、调控炎症因子、保护软骨、延缓骨破坏等治疗作用。

关键词

右归丸 / 强直性脊柱炎 / 网络药理学 / IL-17信号通路 / TNF信号通路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涛, 赵鹏, 张光宇, 姜泳, 慈元, 于静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右归丸干预强直性脊柱炎作用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4): 174-178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4.03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