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疫炎症机制解读骨质疏松症中医“肾气热”理论

曹奇, 姚啸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5) : 146 -15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5) : 146 -15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5.027

从免疫炎症机制解读骨质疏松症中医“肾气热”理论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肾气热”是《内经》论述“骨痿”的重要理论。通过对“肾气热”理论源流的考究及其临床应用的梳理,可知“肾气热”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物质基础和对应的微观调控机制。结合现代骨质疏松症炎症免疫发病机制,从微观角度探讨肾气热理论与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提出“肾气热”当属“阴火”,病理性质为“肾虚、肾热”,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免疫炎症的基础,肾热是微观下骨质疏松症发生免疫炎症反应。骨质疏松症免疫炎症反应与“肾热—精亏—髓空—骨枯”病机观具有共同的演变格局,且补肾药物可从恢复炎症免疫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从科学的视野解读“肾气热”理论,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及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科学依据。

关键词

肾气热 / 骨质疏松 / 免疫 / 炎症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曹奇, 姚啸生 从免疫炎症机制解读骨质疏松症中医“肾气热”理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5): 146-15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5.02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