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

秦竹, 王超, 李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5) : 213 -22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5) : 213 -22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5.040

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吸入变应原诱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涉及鼻腔细胞和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各种成分参与过敏性鼻炎的过程。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嗅觉减退。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鼻/口服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短期鼻充血减轻剂,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精神压力大,因此深入探索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氧化应激是机体在内外环境损害下产生活性氧(ROS)所引起的疾病生理和病理异常,氧化应激加剧了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AR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参与信号通路转导、细胞凋亡、自噬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病理状态,是促进AR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中医药对于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成效也得到大量研究结果的肯定,基于氧化应激途径,进一步阐明了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凭借多靶点、多组分和多途径的生物学优势对AR起到整体性保护作用。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对氧化应激在AR中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防治AR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氧化应激 / 变应性鼻炎 / 发病机制 / 中药防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秦竹, 王超, 李岩 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5): 213-22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5.04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