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肠轴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作用机制

吴丽萍, 王清碧, 姚春, 文晓东, 汤咏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6) : 125 -129.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6) : 125 -129.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6.025

基于脑肠轴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脑卒中后失眠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卒中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浅而易醒、醒而难寐等,该病得不到有效治疗不仅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进程,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具有不良反应多、易产生耐药性、容易复发等局限性,而针灸作为一种外治疗法具有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脑肠轴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调节通道。该文通过梳理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机制、脑肠轴对脑卒中后失眠的影响,从针灸调节肠道菌群、脑肠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角度出发,探讨针灸通过调控脑肠轴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脑肠轴 / 针灸 / 脑卒中后失眠 / 作用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吴丽萍, 王清碧, 姚春, 文晓东, 汤咏婷 基于脑肠轴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作用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6): 125-129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6.02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