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膝痛康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刘杨, 叶恒, 闵冬雨, 赵龙山, 关雪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87 -9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87 -9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17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膝痛康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信息对接技术,探讨膝痛康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潜在功能机制,虚拟检测改善OA病变的活性物质。方法 借助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膝痛康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Drugbank、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OA的疾病靶点。利用R4.2.1得到膝痛康治疗OA病变的潜在功能靶点,在Cytoscape 3.9.0中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查找膝痛康治疗OA的间接靶点。借助R4.2.1进行GO分析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并绘制气泡图谱。利用Autodocktools 1.5.6、SYBYL-X 2.0和MOE 2019.1.2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膝痛康治疗OA的潜在功能靶点有150个,主要包括肿瘤通道、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道等重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膝痛康活性成分与OA蛋白受体的结合能较高。结论 膝痛康治疗OA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产生药物效果,为膝痛康治疗OA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 分子对接 / 骨关节炎 / 膝痛康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刘杨, 叶恒, 闵冬雨, 赵龙山, 关雪峰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膝痛康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7): 87-9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