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郑宇彤, 陈淑鸽, 骆思宏, 涂鑫源, 吕玥, 白林, 李晓宁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101 -106.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101 -106.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19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黑质区域多巴胺(DA)神经元的大量变性丢失,其主要症状体现为运动迟缓、在静态状态会发生震颤、情绪异常和身体姿势不稳等。目前可知,帕金森病并非仅由单一因素引发,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西药效果虽然明显,但都不能根治且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大量研究数据显示,针刺在改善帕金森病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文章借助最新的国内外有关研究论文,从神经传导递质、氧化应激反应、免疫炎性反应、蛋白质降解系统的障碍、线粒体功能失调、肠-脑轴等多个视角全方位解读了针刺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作用机制,为针刺治疗帕金森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针刺 / 帕金森病 / 相关作用机制 / 综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郑宇彤, 陈淑鸽, 骆思宏, 涂鑫源, 吕玥, 白林, 李晓宁 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相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7): 101-106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1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