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脾肾同调理论探讨平胃散合用五苓散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黄东梅, 王振刚, 白舒琳, 徐德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155 -158.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7) : 155 -158.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28

基于脾肾同调理论探讨平胃散合用五苓散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合成过多或尿酸分解及排泄障碍引起尿酸在血液中积聚,使血液或组织液中的尿酸超过其饱和度形成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其他组织内,引起关节疼痛、畸形、痛风石、功能障碍等病理性改变的疾病,是生理与病理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从脾、肾的生理功能出发,探究脾、肾与痛风发生发展的关联,认为水精不布、湿浊蓄积是痛风发生发展的关键,脾肾亏虚、骨髓失充是痛风迁延难愈的根本。针对脾肾的生理特点及该病的发病特点,采用平胃散合用五苓散,通过健脾燥湿化浊以调补脾胃(土)的功能,温肾化气利水以恢复肾脏(水)的功能,达到脾(胃)肾同治的目的。文章将根据脾肾同调理论对平胃散合并五苓散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

脾肾同调 /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 平胃散 / 五苓散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东梅, 王振刚, 白舒琳, 徐德玲 基于脾肾同调理论探讨平胃散合用五苓散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7): 155-158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7.02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