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制备及体外评价

胡宇峰, 马思媛, 王梦琳, 魏晓彤, 石双慧, 姜明瑞, 王慧楠, 张婧秋, 刘芊芊, 张新宁, 王英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8) : 18 -24.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8) : 18 -24.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8.004

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制备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THP-NS)及其冻干粉,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通过沉淀-均质法制备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粒径与多分散系数(PDI)的归一值作为考察指标,考察延胡索乙素用量、透明质酸钠用量、泊洛沙姆407用量对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THP-NS的处方工艺,并制备冻干粉末。采用透射电镜法(T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THP-NS进行表征,透析袋法评价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最佳处方为延胡索乙素用量51.0 mg,透明质酸钠用量3.1 mg,泊洛沙姆407用量18.4 mg。平均粒径为(195.57±1.80)nm,PDI为0.23±0.019,与Box-Behnken响应面法预测值接近。Zeta电位值为-31.0 mV,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外貌为球形,THP-NS中延胡索乙素以结晶状态存在,THP-NS在24 h累积溶出度达到97.43%。结论将延胡索乙素制备成纳米混悬剂药物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显著提高了其体外溶出率。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 纳米混悬剂 /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 累计溶出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宇峰, 马思媛, 王梦琳, 魏晓彤, 石双慧, 姜明瑞, 王慧楠, 张婧秋, 刘芊芊, 张新宁, 王英姿 延胡索乙素纳米混悬剂制备及体外评价[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8): 18-2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8.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