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汉方通脉四逆汤古今文献分析及关键信息考证

王园园, 梁绿圆, 曹佳蕾, 魏文希, 刘珂珂, 王雪洁, 董娟, 魏炳琦, 马丙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8) : 96 -103.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8) : 96 -103.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8.021

经典汉方通脉四逆汤古今文献分析及关键信息考证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系统梳理古今文献中关于通脉四逆汤的条文及研究,考证分析通脉四逆汤的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应用,为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以及制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通脉四逆汤”的主治病证、药物组成、炮制法、用药剂量、煎服法等信息的条文及有关临床研究,依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纳入书名、主治、药物及剂量、煎服法等,以考证通脉四逆汤的关键信息。结果 共搜集892条数据,最终筛选纳入通脉四逆汤相关条文52条,涉及古籍46本。通脉四逆汤首载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组成。以汉代度量衡为标准将药物剂量换算至现代,建议附子用量15 g,干姜41.4 g,炙甘草27.6 g,以水600 mL,煎至240 mL,温服,去渣,日2次。古代所治主要病证为霍乱、少阴下利、手足厥逆等。共纳入27篇现代文献,分析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结论 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分析发现,通脉四逆汤在后世流传中其药物组成、用药剂量、主治病证、煎服方法等均未有大的变化。通脉四逆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促进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并为其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通脉四逆汤 / 经典名方 / 文献考证 / 临床应用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园园, 梁绿圆, 曹佳蕾, 魏文希, 刘珂珂, 王雪洁, 董娟, 魏炳琦, 马丙祥 经典汉方通脉四逆汤古今文献分析及关键信息考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8): 96-103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8.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