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时间茵陈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何琦, 张乃嘦, 王雪媛, 云秀伟, 梁文骞, 袁宏宇, 李天祥, 李国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42 -50.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42 -50.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09

不同采收时间茵陈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建立10个不同采收期批次茵陈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整个生长期中主要功效成分合成累积变化规律,揭示绵茵陈和花茵陈药材的整体质量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方法 基于3~12月份采收的10批茵陈药材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以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为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对不同采收时间茵陈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结果 建立了10批不同采收时间茵陈药材指纹图谱,确定18个共有峰,共指认出5个共有成分。10批药材样品可分为3类,其中3、4、5月份采收的茵陈样品聚为第一类,6、7、8、9月份样品聚为第二类,10、11、12月份样品聚为第三类。结论 不同采收时间的茵陈药材功效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不同,其中绵茵陈(采收期3、4、5月份)和花茵陈(采收期6、7、8、9月份)药材中功效成分累积量差异明显,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绵茵陈和花茵陈进行分类临床运用的科学性,同时也表明以绿原酸和滨蒿内酯分别作为两者指标成分进行质量控制的合理性。

关键词

茵陈 / 采收时间 / HPLC / 指纹图谱 / 聚类分析 /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何琦, 张乃嘦, 王雪媛, 云秀伟, 梁文骞, 袁宏宇, 李天祥, 李国辉 不同采收时间茵陈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9): 42-50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0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