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

代轶楠, 穆敬平, 郑苏, 王熙, 廖恒, 彭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91 -95.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91 -95.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17

“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索补肾安神针刺法对围绝经期失眠(perimenopausal insomnia,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40例P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穴取百会、照海、申脉、肾俞、三阴交、安眠、太溪,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2周;药物组口服佐匹克隆片,每次7.5 mg,每晚1次,治疗2周。同时招募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人20名设为健康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基线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spectroscopy,fNIRS)数据,分析针刺对PMI患者前额叶功能活动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氧合血红蛋白(HbO)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背外侧前额叶区(BA9)、双侧额极区(BA10)的HbO浓度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两组PMI患者额叶的前运动皮层区(BA6)的HbO浓度较前明显降低(P<0.05);双侧前额叶额极区(BA10)、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腹外侧前额叶区(BA44、BA45)的HbO浓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区(BA9)激活显著(P<0.05)。结论 该研究为围绝经期失眠的过度觉醒假说提供了影像学依据,证明了前额叶在睡眠觉醒过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补肾安神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脑功能机制,为治疗靶点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针灸 / 围绝经期失眠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 氧合血红蛋白 / 机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代轶楠, 穆敬平, 郑苏, 王熙, 廖恒, 彭力 “补肾安神”针刺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fNIRS初步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9): 91-95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