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在失眠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唐菊, 杨娟娟, 陈亮亮, 郝志强, 杨慧雯, 马艺伦, 任慧, 卫培峰, 缪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194 -198.

PDF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9) : 194 -198. DOI: 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38

肠道菌群在失眠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观感觉,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易醒甚或彻夜难眠,日间可伴有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症状。近年来,社会竞争等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失眠症关系密切,二者通过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途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指肠道中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总称,一方面,失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大量繁殖,出现相应的肠道症状,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紊乱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中医药治疗失眠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疗效显著,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免疫系统、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以调节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从而改善失眠症。该文围绕肠道菌群与失眠症的相关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失眠症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失眠症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肠道菌群 / 失眠症 / 中医药 / 综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唐菊, 杨娟娟, 陈亮亮, 郝志强, 杨慧雯, 马艺伦, 任慧, 卫培峰, 缪峰 肠道菌群在失眠症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09): 194-198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4.09.03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