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标准的煤炭漏斗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研究

谢素明, 李慧颖, 李涛, 张露颖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46 -52.

PDF (2096KB)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 2024, Vol. 45 ›› Issue (03) : 46 -52. DOI: 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7

基于不同标准的煤炭漏斗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145K)

摘要

漏斗车体|修正D-P模型|载荷谱|结构应力|焊缝疲劳

关键词

利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技术,基于AAR标准的名义应力法和ASME标准的结构应力法研究煤炭漏斗车车体焊缝的疲劳问题。首先,建立漏斗车重载车体强度分析模型,利用修正D-P本构模型的实体单元模拟散粒煤、接触单元模拟散粒煤与车体结构的作用,并通过主要载荷作用下车体静强度试验结果验证车体仿真分析结果,应力最大误差小于15%。其次,运用名义应力法,在标准和实测载荷谱下分析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端墙与端漏斗板焊缝寿命最短,为2.72×10~6 km / 基于标准纵向载荷谱的焊缝寿命小于基于实测的计算结果,表明标准的纵向载荷谱相对恶劣。最后,在标准中100 t漏斗车重车心盘载荷谱和实测纵向载荷谱下运用结构应力法对车体焊缝进行应力与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结构应力法的焊缝疲劳寿命不及基于名义应力法的疲劳寿命,主要原因是结构应力法的疲劳性能参数适用于各类接头形式,且分析承载复杂焊缝时考虑了面内剪切结构应力的影响。因此,对接头几何形状和应力状态复杂的车体从板座及底架区域的焊缝建议采用结构应力法对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谢素明, 李慧颖, 李涛, 张露颖 基于不同标准的煤炭漏斗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研究[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24, 45(03): 46-52 DOI: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096KB)

3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