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预测模型构建

全卉, 宋青青, 易青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4, Vol. 16 ›› Issue (05) : 436 -439.

PDF (1060KB)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4, Vol. 16 ›› Issue (05) : 436 -439.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预测模型构建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084K)

摘要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296例,根据患儿自身病情,将患儿分为并发冠脉损伤组47例和未并发冠脉损伤组24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发生率为15.88%(47/296)。年龄≤2岁、发热持续时间≥10 h、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延迟是影响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其预测的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8.4%。结论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风险因素与年龄≤2岁、发热持续时间≥10 h、IVIG治疗延迟有关,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临床医护人员可针对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川崎病 / 冠状动脉损伤 / 风险因素 / 预测模型 / 儿童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全卉, 宋青青, 易青梅 川崎病患儿并发冠脉损伤的预测模型构建[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05): 436-439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60KB)

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