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重建阈值构建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癌灶血供分析的影响

陆琳,段慧,陈春林等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1) : 20 -25.

PDF (1172KB)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1) : 20 -25. DOI: 10.3868/j.issn.2095-1558.2014.01.004
论著

不同重建阈值构建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癌灶血供分析的影响

作者信息 +

不同重建阈值构建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癌灶血供分析的影响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1199K)

摘要

目的 拟比较不同重建阈值的在体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血供比例,评估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采集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科住院的36例宫颈癌患者的CTA数据集,导入三维重建软件后分别设定重建阈值为80 HU、100 HU和120 HU后利用Mimics软件构建在体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利用线切割及面切割工具对三维模型进行立体切割,并计算子宫及子宫各部分的血管容积及血供比例,比较三种不同重建阈值所构建的在体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血供特点。结果 (1)通过Mimics 软件计算得出,子宫总体血管容积、宫体血管容积、宫颈血管容积,宫体左/右侧部血管容积、宫颈左/右侧部血管容积随重建阈值降低而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各部位血管容积与不同重建阈值之间呈负相关(P<0.01);(2)宫体、宫颈占总体血供比例,宫体左/右侧部占宫体血供比例以及宫颈左/右侧部占宫颈血供比例不随重建阈值的变化而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中子宫各部分血供比例不受重建阈值的变化而变化,能更客观准确的反映宫颈癌的动脉血供特点,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了稳定的模型基础。

关键词

阈值 / 宫颈癌 / 动脉血管网 / 三维模型 / 血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陆琳,段慧,陈春林等 不同重建阈值构建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癌灶血供分析的影响[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4, 4(1): 20-25 DOI:10.3868/j.issn.2095-1558.2014.01.00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172KB)

28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