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

黄莺莺,张燕菲,张,园,王志坚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2) : 29 -35.

PDF (747KB)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2) : 29 -35. DOI: 10.3868/j.issn.2095-1558.2014.02.008
论著

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

作者信息 +

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764K)

摘要

目的 探讨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妊娠结局及母儿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分娩的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母儿病历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调查。 结果1.孕妇情况:首次发现双胎之一胎儿死亡的时间在13+1~36+5周,平均29周。分娩孕周在30~39+1周,平均35周。2.胎儿结局:存活胎儿出生体重在1130~2890g,平均体重2220g。2例存活儿B超发现异常,其中1例为透明隔增宽,1例为胎儿生长受限。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11例未发生新生儿窒息。死胎原因有脐带扭转1例、染色体异常1例、脐带绕颈1例、绒毛膜炎1例、胎盘早剥1例;8例死胎原因不详。3.产妇及存活儿随访情况:2例产妇分娩前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高血压,分娩后仍存在;1例产妇患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复查血糖仍有异常。1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例发生产后慢性DIC,11例产妇未发生晚期产后出血。存活儿现年龄2个月~10岁,1例7岁患儿身体发育较同龄儿童滞后,1例查体发现凝血功能轻度异常。 结论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是早产及剖宫产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孕晚期死胎对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较大,顺产和剖宫产对母儿的结局无明显差别,存活儿的预后与孕龄、出生体重及有无窒息关系更为密切。

关键词

双胎 / 死胎 / 妊娠结局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黄莺莺,张燕菲,张,园,王志坚 13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病例的母儿预后分析[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4, 4(2): 29-35 DOI:10.3868/j.issn.2095-1558.2014.02.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47KB)

2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