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43和miR-145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邓凯贤,柳晓春,郑玉华,汪洪,王玉玲,胡路琴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4) : 12 -17.

PDF (2724KB)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4, Vol. 4 ›› Issue (4) : 12 -17. DOI: 10.3868/j.issn.2095-1558.2014.04.003
论著

miR-143和miR-145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信息 +

miR-143和miR-145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788K)

摘要

目的 检测miRNA-143、miRNA-14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异常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集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保存的宫颈癌组织52例,正常宫颈蜡块组织30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别检测两组宫颈组织中miR-143、miR-145RNA表达,同时调取患者相应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miR-143和miR-14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在正常宫颈组织 (t=17.47,P<0.01;t=27.45,P<0.01),两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t=0.63,P=0.125);两者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宫旁浸润等因素无关(t=1.037,P=0.246; F=0.857,P=0.529; t=1.869,P=0.365; t=1.463,P=0.648; t=-0.810,P=0.144;t=-0.376,P=0.226),与肿瘤组织学类型、盆腔淋巴结状态及淋巴脉管浸润有关(t=11.554,P=0.038;t=17.894,P=0.226; t=6.954,P=0.046),在腺癌表达明显低于鳞癌,盆腔淋巴结阳性者显著低于盆腔淋巴结阴性者,淋巴脉管浸润阳性者显著低于无淋巴脉管浸润者。 结论 miRNA-143和miRNA-145可能在宫颈癌癌变的起始阶段起重要作用,它们在宫颈癌的相对更低表达提示癌组织恶性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能可作为治疗及评价预后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MiRNA /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 宫颈肿瘤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凯贤,柳晓春,郑玉华,汪洪,王玉玲,胡路琴 miR-143和miR-145 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临床意义[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4, 4(4): 12-17 DOI:10.3868/j.issn.2095-1558.2014.04.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724KB)

225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