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探讨

任王静 刘娟 闵爱萍 万晓丽 吴羽 夏秀英 罗晓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7, Vol. 7 ›› Issue (3) : 18 -22.

PDF (2276KB)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7, Vol. 7 ›› Issue (3) : 18 -22. DOI: 10.3868/j.issn.2095-1558.2017.03.006
论著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330K)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术前诊断为EH且接受子宫切除术或子宫内膜电切术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年龄、BMI、诊刮病理类型、术中冰冻切片病检结果、术后病检结果等临床资料,对比子宫内膜癌组与非内膜癌组的上述临床指标差异。结果76例EH患者有28例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其中38例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有10例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263%),38例非典型增生患者有18例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EH患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检,有25例最终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其中11例子宫内膜癌术中冰冻切片病检未检测出(440%);子宫内膜癌组与非子宫内膜癌组的年龄、BMI、诊刮病理类型等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BMI、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等临床指标不能作为EH患者漏诊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亦有可能存在较高的子宫内膜癌漏诊率;术中冰冻切片病检在鉴别EH与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有限。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 子宫内膜癌 / 危险因素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任王静 刘娟 闵爱萍 万晓丽 吴羽 夏秀英 罗晓 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探讨[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7, 7(3): 18-22 DOI:10.3868/j.issn.2095-1558.2017.03.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276KB)

233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