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内膜在子宫腺肌病治疗疗效中的临床评价

苏园园, 刘君, 唐妍, 阳丽君, 黄瑾, 罗少玲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8, Vol. 8 ›› Issue (4) : 6 -10.

PDF (2594KB)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 2018, Vol. 8 ›› Issue (4) : 6 -10. DOI: 10.3868/j.issn.2095-1558.2018.04.003
论著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内膜在子宫腺肌病治疗疗效中的临床评价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2655K)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探讨子宫内膜消融在HIFU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JC200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治疗107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按治疗后复查MRI增强显示有没有消融子宫内膜分为单纯HIFU治疗病灶组(A组)和HIFU治疗同时进行子宫内膜消融组(B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107例患者,完成随访105例患者,其中A组36例,B组69例。病灶的吸收情况B组显著优于A组,在术后6月达到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量的变化方面,术后3月时B组有60.9%的患者经量减少(P<0.05),而A组仅44.4%,术后6月及12月两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痛经缓解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感染情况B组继发感染1例,发生率1.4%。进一步将子宫内膜消融组分为子宫内膜消融范围<50%和>50%两组,两组之间HIFU术后3月、6月、12月经量变化,病灶范围,痛经症状有无缓解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是一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无创、有效、可行手段。HIFU治疗同时进行子宫内膜消融更利于病灶的缩小,控制症状,且未增加术后感染概率,然而当子宫内膜消融面积>50%,其经量变化、病灶范围、痛经缓解率并没有显著优于子宫内膜消融面积<50%时,这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研究。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 子宫内膜消融 / 高强度聚焦超声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苏园园, 刘君, 唐妍, 阳丽君, 黄瑾, 罗少玲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内膜在子宫腺肌病治疗疗效中的临床评价[J].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8, 8(4): 6-10 DOI:10.3868/j.issn.2095-1558.2018.04.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594KB)

17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