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网络报告模式构建与结果分析

杨婕, 杜文聪, 周金意, 张永青, 张霞, 杨亚明, 武鸣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16, Vol. 5 ›› Issue (2) : 10 -15.

PDF (5413KB)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16, Vol. 5 ›› Issue (2) : 10 -15. DOI: 10.3868/j.issn.2095-1566.2016.02.003
论著

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网络报告模式构建与结果分析

作者信息 +

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网络报告模式构建与结果分析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542K)

摘要

目的 介绍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建立的主要方法及初步结果 分析,探讨基于学校的儿童伤害报告方式的模式构建。方法 从2011年9月起,在省内9个监测点开展了学生伤害监测。监测内容主要为学生基本信息、伤害事件及重点伤害事件特征,以网络报告的方式按年度持续进行,对监测的结果 分阶段进行评估。结果 2011—2013两学年监测结果 显示:9个监测点共有455所学校进行了网络报告,占监测地区学校总数的30.5%;共报告10 817个学生发生伤害,伤害发生率为5.0%;前三位的伤害事件类型依次为跌倒/坠落伤、锐器伤和钝器伤,分别占52.6%、23.8%和10.5%。监测的学生伤害约有96.6%为意外伤害、78.8%的伤害发生在学校、占据伤害发生时活动前三位的主要是玩耍娱乐(37.7%)、体育活动(24.2%)和行走(17.9%)。83.0%的受伤学生没有缺课,其他学生平均缺课时间为1.01天。结论 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实践了校际网络监测的可行性,工作开展还需要有力的政策、制度与经费支持,其建立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可以给其他地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学生 / 伤害 / 监测 / 网络报告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婕, 杜文聪, 周金意, 张永青, 张霞, 杨亚明, 武鸣 江苏省学生伤害监测网络报告模式构建与结果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 5(2): 10-15 DOI:10.3868/j.issn.2095-1566.2016.02.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413KB)

287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