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4年我国门急诊儿童伤害病例分析

汪媛,段蕾蕾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16, Vol. 5 ›› Issue (3) : 22 -28.

PDF (5469KB)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16, Vol. 5 ›› Issue (3) : 22 -28. DOI: 10.3868/j.issn.2095-1566.2016.03.005
论著

2006—2014年我国门急诊儿童伤害病例分析

作者信息 +

2006—2014年我国门急诊儿童伤害病例分析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5599K)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特征,为儿童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126家监测医疗机构收集的0~17岁门急诊首诊伤害患者数据,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人群伤害发生原因、意图、严重程度和结局的构成情况。结果 2006—2014年0~17岁儿童门急诊伤害的前五位发生原因依次是跌倒/坠落(49.41%)、道路交通伤害(13.63%)、钝器伤(12.00%)、动物伤(9.19%)和刀/锐器伤(7.14%)。94.22%的病例的伤害意图为“非故意伤害”,0.34%为“自残/自杀”,4.50%为“暴力/攻击”。轻、中、重度伤害分别占81.42%、17.35%和1.23%。伤害病例的结局为“治疗后回家”占85.93%,“观察/住院/转院”占13.43%,死亡占0.10%。城乡、男女病例之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段儿童病例差异较为明显。结论 跌倒/坠落是2006—2014年我国0~17岁儿童急诊伤害病例最常见的原因,儿童伤害的防控应重点关注年龄特征。

关键词

伤害 / 儿童 / 门急诊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汪媛,段蕾蕾 2006—2014年我国门急诊儿童伤害病例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6, 5(3): 22-28 DOI:10.3868/j.issn.2095-1566.2016.03.00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469KB)

32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