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例消化道异物摄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李伟佳,郑文斌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20, Vol. 9 ›› Issue (1) : 40 -44.

PDF (3784KB)
伤害医学(电子版) ›› 2020, Vol. 9 ›› Issue (1) : 40 -44. DOI: 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8
论著

416例消化道异物摄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3874K)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消化道异物摄入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分析消化道异物摄入的伤害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及预防意识。方法 对2017—2019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16例消化道异物患者的病历资料如异物种类、就诊原因、治疗及预后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消化道异物416例,年龄最大者90岁,最小者28天。其中15~59岁年龄段人群最多,249例(59.85%);6~14岁年龄段人群最少,39例(9.38%);男女性别比为1.25∶1。消化道异物患者多因咽部或腹部不适,并伴有异物摄入史来诊,好发人群以青中年人为主(59.85%),经治疗后大多预后较好;儿童常见异物为硬币、纽扣电池等金属钝性异物,成年人则以鱼刺、动物性骨块等动物性异物常见;异物滞留部位以食管上端(66.34%)最常见,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消化道穿孔。结论 不同年龄组人群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特点不同,消化道异物患者虽大多预后良好,但仍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消化道穿孔等发生,应针对发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

关键词

消化道 / 异物 / 异物伤害 / 影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李伟佳,郑文斌 416例消化道异物摄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20, 9(1): 40-44 DOI:10.3868/j.issn.2095-1566.2020.01.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784KB)

19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