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例儿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徐磊, 杨玉, 杨利, 谢理玲, 张东光, 黄慧, 熊翔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64 ›› Issue (03) : 59 -65.

PDF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64 ›› Issue (03) : 59 -65. DOI: 10.13764/j.cnki.ncdm.2024.03.011

9例儿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分析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 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遗传学结果。方法 收集2017—2022年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就诊的9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性腺、腹股沟彩超,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9例患者染色体均为男性核型,其中7例患者的社会性别为女性,2例为男性;所有患者就诊原因均有腹股沟斜疝(或伴有性别模糊),均发现AR基因突变,病例1为新突变(p.R608fs*18)。66.6%(6/9)的AIS患者突变位于配体结合域(ligand binding domain, LDB),80%(4/5)的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突变位于LBD,50.0%(2/4)的部分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突变位于LBD。55.5%(5/9)AIS患者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结论 错义突变为AR基因常见突变类型,LBD是AIS的主要突变部位,外生殖器表现为女性患者,如发现腹股沟斜疝,应常规行性腺及腹股沟彩超检查以排外AIS。

关键词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 雄激素受体基因 / 遗传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磊, 杨玉, 杨利, 谢理玲, 张东光, 黄慧, 熊翔宇 9例儿童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点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 64(03): 59-65 DOI:10.13764/j.cnki.ncdm.2024.03.01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