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F-1R调控DNA甲基化诱发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宋欢欢, 韦朝阳, 赵蕾, 聂尚燕, 郭香娟, 王敏, 张肖, 卢力飞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65 ›› Issue (02) : 38 -44.

PDF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25, Vol. 65 ›› Issue (02) : 38 -44. DOI: 10.13764/j.cnki.ncdm.2025.02.006

CSF-1R调控DNA甲基化诱发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参与肝细胞癌(HCC)上皮-间质转化(EMT)、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Bx感染的HepG2(HepG2.2.15)细胞与未感染的HepG2细胞中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l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使用CSF-1R抑制剂PLX3397和去甲基化试剂5-Azacytidine(AZA)处理HepG2.2.15细胞,进一步应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CSF-1R、DNMT1、DNMT3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焦磷酸测序评估CSF-1R的甲基化状态。此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和Slug等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用MTT法评估细胞存活能力,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中CSF-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其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PLX3397处理可增加DNMT1、DNMT3a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DNA甲基化率(P<0.05),并抑制HepG2.2.15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β-catenin、Slug等EMT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功能性实验结果显示,PLX3397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的存活、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而AZA处理则可逆转PLX3397对上述指标的调控作用(P<0.05)。结论 HBx通过上调CSF-1R而抑制DNA甲基化,进而诱导HepG2细胞EMT、迁移和侵袭。

关键词

乙肝病毒X蛋白 / 肝癌 /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 DNA甲基化 / 甲基转移酶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宋欢欢, 韦朝阳, 赵蕾, 聂尚燕, 郭香娟, 王敏, 张肖, 卢力飞 CSF-1R调控DNA甲基化诱发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 65(02): 38-44 DOI:10.13764/j.cnki.ncdm.2025.02.006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