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乳房及腋窝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为NAT后腋窝手术降级的可行性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至今收治的NAT乳腺癌患者,纳入患者为乳腺癌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接受了标准NAT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收集患者相关指标,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房和腋窝pCR的因素,并探讨NAT后乳房pCR指导腋窝手术降级的可行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110例,其中达到乳房pCR42例(38.2%),达到腋窝pCR 59例(53.6%),总体pCR 37例(33.6%)。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N分期、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和新辅助方案与乳房pCR有关(P <0.05);ER、孕激素受体(PR)、HER2、分子分型、新辅助方案和乳房pCR与腋窝pCR有关(P <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化疗联合双靶方案的患者相较接受多药化疗方案的患者更容易得到乳房pCR(OR=6.957,95%CI=1.124,43.043,P <0.05);达到乳房pCR患者相较未达到患者更容易得到腋窝pCR(OR=11.954,95%CI=3.475,41.114,P <0.001)。结论 NAT后接受化疗联合双靶方案的患者获得乳房pCR的可能性较大,达到乳房pCR的患者获得腋窝pCR的可能性较大,乳房pCR对腋窝手术降级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乳腺癌
/
新辅助治疗
/
病理学完全缓解
/
手术降级
Key words
王立书, 刘聪, 刘雨欣, 邢华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乳房与腋窝病理学完全缓解影响因素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02): 207-213 DOI:10.13463/j.cnki.cczyy.2024.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