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推拿后大鼠24 h内疼痛变化特点的研究

杨震杰, 萨出拉, 于天源, 陈金平, 张润龙, 张英琦, 刘家玥, 孙佳伟, 张汉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07) : 740 -745.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07) : 740 -745.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4.07.008

早期推拿后大鼠24 h内疼痛变化特点的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通过机械、温度伤害感受变化评价早期推拿镇痛启动后,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minor CCI)模型大鼠24 h内疼痛变化情况及疗效最优时间点,为推拿镇痛启动疗效提供支撑。方法 将49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后即刻组、推拿后6 h组、推拿后12 h组、推拿后18 h组与推拿后24 h组。模型组和推拿各亚组建立minor CCI模型。推拿各亚组在造模后7 d进行1次三法三穴干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抓握束缚。干预结束后对推拿各亚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先后进行冷敏阈值(CST)、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测试不同性质痛觉的变化;取血清进行ELISA测试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取造模侧背根神经节(DRG)进行qPCR检测;观察TNF-α、TRPV1和TRPA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行为学检测显示CST、 PWMT 、TWL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延长;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0、TNF-α显示明显降低;qPCR检测显示TNF-α、TRPV1、TRPA1基因表达均减少,但三种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指标变化显著时间点均不相同。结论 对于CST、PWMT、TWL三种不同伤害性感受阈值,推拿干预后24 h内的镇痛疗效显著时间点不同;推拿可通过降低IL-10、TNF-α、TRPV1和TRPA1的表达发挥即刻镇痛和持续镇痛作用。

关键词

三法三穴 /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 行为学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镇痛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杨震杰, 萨出拉, 于天源, 陈金平, 张润龙, 张英琦, 刘家玥, 孙佳伟, 张汉钰 早期推拿后大鼠24 h内疼痛变化特点的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07): 740-745 DOI:10.13463/j.cnki.cczyy.2024.07.008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6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