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余飞, 左延卿, 陈节, 高凤云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09) : 1033 -1037.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09) : 1033 -1037.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4.09.021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41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1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3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组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 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 经颞入路 / 经额入路 / 神经内镜 / 血肿清除术 / 神经功能 / 炎症介质 / 神经营养因子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余飞, 左延卿, 陈节, 高凤云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09): 1033-1037 DOI:10.13463/j.cnki.cczyy.2024.09.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4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