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1) : 1269 -1273.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1) : 1269 -1273.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4.11.021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鉴别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来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0例有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时间段收入治疗的无新发脑血栓形成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检测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CD62P),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内皮素(ET)等指标。分析以上指标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分析其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Ⅷ因子水平、PLT、CD62P、NIHSS、C-反应蛋白(CRP)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但均与PT、APTT呈负相关关系(P<0.05);影响NIHSS的因素有分组(对象属性)、高血压、Ⅷ因子水平、PLT、CD62P、CRP。鉴别价值:AUC:ET>Ⅷ因子水平>CRP>NIHSS>PLT(Z=4.000,P=0.406);敏感度:PLT>ET>CRP>Ⅷ因子水平>NIHSS(χ2=0.367,P=0.545);特异性:Ⅷ因子水平>NIHSS>CRP>ET>PLT(χ2=0.045,P=0.832)。结论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水平均可用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的诊断鉴别,且两两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血小板 / 凝血因子 / 内皮素 / 脑梗死 / 相关性 / 鉴别价值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汤俊峰, 邵枝定, 唐晓磊 血小板、凝血因子、内皮素与脑梗死患者脑血栓形成相关性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11): 1269-1273 DOI:10.13463/j.cnki.cczyy.2024.11.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5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