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因素对比

张景, 王洪青, 樊晓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2) : 1372 -1379.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 Vol. 40 ›› Issue (12) : 1372 -1379.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4.12.017

不同胎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因素对比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针对不同胎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病因素,分析其共性、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选择接受肠外营养(PN)支持14 d以上的早产儿449例,根据胎龄分为超、极早产儿196例与中、晚期早产儿253例,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发生胆汁淤积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分别比较超、极早产儿与中、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超、极与中、晚期早产儿PNAC发生危险因素,比较超、极与中、晚期早产儿PNAC发病因素区别与联系。结果 449例早产儿中116例发生PNAC,发生率为25.84%,其中超、极早产儿PNAC发生率为36.73%,中、晚期早产儿发生率为17.00 %。早产儿PNAC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PN持续氨基酸、脂肪乳及葡萄糖使用时长、葡萄糖累计剂量、PN热卡摄入量、住院时间、开始全肠内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持续时间;不同危险因素:超、极早产儿为禁食时间、开奶时间、呼吸机持续时间、败血症发生率,中、晚期早产儿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类固醇应用率,胎龄、出生体质量、益生菌应用率是中、晚期早产儿PNAC保护因素,PNAC组和非PN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禁食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PN使用时间越长,葡萄糖累计剂量、PN热卡摄入量越高,发生PNAC的概率越大。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发生、尽早开始肠内营养、缩短肠外营养支持时间和防治感染是降低PNAC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肠外营养 / 胆汁淤积 / 危险因素 / 早产儿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张景, 王洪青, 樊晓莉 不同胎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发病因素对比[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0(12): 1372-1379 DOI:10.13463/j.cnki.cczyy.2024.12.017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