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对脾胃经体表温度特性的影响

王逸潇, 时嘉璠, 李莹秋, 黄怡然, 李文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41 ›› Issue (04) : 409 -414.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41 ›› Issue (04) : 409 -414.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5.04.013

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对脾胃经体表温度特性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脾、胃经经穴热学特性,以及艾灸关元穴后对其相关经穴热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2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痛经组,22例无痛经病史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在月经来潮的1~3 d,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2组脾、胃经经穴(太白、地机、血海;冲阳、足三里、梁丘)的红外辐射温度,比较2组的红外温度差异;痛经组在关元穴进行单次30 min的艾灸治疗,?比较艾灸前后痛经组的脾、胃经相关经穴温度变化、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痛经组双侧梁丘、地机温度有所降低(P<0.05);痛经组双侧冲阳、足三里温度显著降低(P<0.01)。与艾灸前相比较,患者月经期腹痛VAS和SF-MPQ评分显著降低(P<0.01),痛经症状明显改善;红外结果显示双侧足三里、梁丘、血海及右侧地机温度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关元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可能与提高患者脾、胃经温度有关,通过温通经脉,调补脾胃以缓解痛经症状。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 原发性痛经 / 艾灸 / 足太阴脾经 / 足阳明胃经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王逸潇, 时嘉璠, 李莹秋, 黄怡然, 李文迅 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对脾胃经体表温度特性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41(04): 409-414 DOI:10.13463/j.cnki.cczyy.2025.04.01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