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汗下同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探讨

胡文静, 王亚男, 王建涛, 雒晨阳, 王倩倩, 胡敏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41 ›› Issue (07) : 719 -722.

PDF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5, Vol. 41 ›› Issue (07) : 719 -722. DOI: 10.13463/j.cnki.cczyy.2025.07.003

基于“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汗下同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探讨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中风病理论基础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隋至金元时期形成并发展,到清至现代逐渐完善。该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虽病因无外乎外感、内伤二者,但各家学说对于中风病理论认识并不一致,唐宋前多以“外风”理论居多,故治疗上多以祛外风为主。金元时期关于中风病理论流派纷呈,其在唐宋时期基础上丰富了“内风致病”的理论,直到近现代才提出“两纲论”;治疗上应以“解表发汗、通里祛风”为法。选用麻黄、大黄、石膏、黄芩、川芎、僵蚕、地龙等药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基于“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应用发汗通里法驱除外风、平息内风、调和阴阳,为临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思路及方法。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 汗下同用 / 表里同治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胡文静, 王亚男, 王建涛, 雒晨阳, 王倩倩, 胡敏棣 基于“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汗下同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探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41(07): 719-722 DOI:10.13463/j.cnki.cczyy.2025.07.003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