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肝细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龚晓文, 庞成帅, 董辰阳, 宣月蓉, 曹锐, 梁超杰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331 -1342.

PDF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24, Vol. 44 ›› Issue (10) : 1331 -1342.

基于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肝细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铜死亡和铁死亡可以调节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因此,结合铜死亡、铁死亡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癌症临床治疗的候选生物指标。本研究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筛选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lncRNA,构建肝细胞癌的预后风险模型。方法: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包括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分析以及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和评估模型的临床疗效。基于模型所区分的高、低风险组,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突变分析、免疫相关分析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到2 074个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差异lncRNA,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整合10个与肝细胞癌预后最为相关的lncRNA(LINC02561、 AC006372.2、 AL603839.2、 AC009974.2、 POLH-AS1、 AP006222.2、AP001631.2、AC073573.1、AC244034.2和AC007998.3),并以此构建风险模型。K-M生存曲线显示不同风险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中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05,测试集的AUC为0.742。高风险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更高,预后更差,且更容易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疗法中获益。在高风险组中,多种化学治疗药物(如阿霉素、紫杉醇、舒尼替尼等)的半数抑制浓度更低。结论:基于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风险模型能够独立预测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为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和化学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铜死亡 / 铁死亡 / 长链非编码RNA / 肝细胞癌 / 预后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龚晓文, 庞成帅, 董辰阳, 宣月蓉, 曹锐, 梁超杰 基于铜死亡和铁死亡相关lncRNA的肝细胞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及评估[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4, 44(10): 1331-1342 DOI: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9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