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游超大古堰塞湖及其相关问题

邓建辉, 李化, 戴福初, 陈剑, 赵思远, 刘敬民, 叶成林, 高云建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2, Vol. 54 ›› Issue (06) : 75 -84.

PDF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2, Vol. 54 ›› Issue (06) : 75 -84. DOI: 10.15961/j.jsuese.202100989

金沙江上游超大古堰塞湖及其相关问题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大型历史堵江滑坡研究不仅是认识区域构造背景和河流演变规律的重要工作,而且对山区河流工程安全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沙江上游巴曲河口至麦曲河口段发育于金沙江缝合带,高山峡谷地貌,构造活动强烈,是历史堵江滑坡的集中发育区,其中,王大龙古滑坡具有坝高最高、堰塞湖规模最大且堰塞历史悠久等特点。以王大龙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与资料分析,对其成因与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王大龙滑坡位于金沙江缝合带,源区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中心绒群下段板岩(T1–2zh1),其次为二叠系嘎金雪山群下段石英砂岩(Pgj1),滑坡总体上为王大龙断裂与中心绒群板理面切割形成的楔形体,前缘受雄松—苏洼龙活动断裂切割,方量约4.0×10~8 m3;2)诱发滑坡的内动力为地震,外动力为河流凹岸侵蚀,滑坡时间应为晚更新世大理冰期;3)堰塞坝长约1 700 m,宽约3 000 m,高度超过450 m,形态右高左低,右岸高程约2 770 m,左岸垭口高程约2 735 m;4)堰塞湖规模约26.6×10~9 m3,干流库尾到达叶巴滩水电站坝址的降曲河口,长度约176 km;5)堰塞坝发生过3次溃决,溃口底面高程分别为2 460、2 400和2 358 m(现河面高程);6)第1次溃决极有可能由雄松—苏洼龙断裂错动导致,时间早于1 900 a BP,估算溃口流量为21.0×10~4~39.8×10~4 m3/s,远远大于长江历史洪水记录。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 滑坡坝 / 古堰塞湖 / 地质测年 / 溃决洪水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建辉, 李化, 戴福初, 陈剑, 赵思远, 刘敬民, 叶成林, 高云建. 金沙江上游超大古堰塞湖及其相关问题[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2, 54(06): 75-84 DOI:10.15961/j.jsuese.202100989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2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