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及弹塑性界面时程分析

饶平平, 吴志林, 金潇, 冯伟康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4, Vol. 56 ›› Issue (02) : 196 -207.

PDF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4, Vol. 56 ›› Issue (02) : 196 -207. DOI: 10.15961/j.jsuese.202200551

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及弹塑性界面时程分析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雷电作为自然界一种极端天气的表现形式,常给地基、地面、高耸建筑等造成严重破坏。工程防雷措施依赖于土体雷电冲击特性。现阶段,研究人员大多从电气工程角度探究雷电冲击土体造成的危害,但因学科间的差异与局限,雷电作用下岩土工程与电气工程的交叉融合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本文构建土体雷电冲击模型,基于电弧通道能量平衡方程计算雷电放电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将冲击波压力作为外加荷载作用在土体中,并通过修正Mohr-Coulomb屈服准则考虑动荷载下土体应变硬化,利用土体的理想锁定状态方程(Idealized Locked Equation of State)和动态扩孔方法考虑冲击波非稳态加载,探究雷电冲击下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及应力时程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随时间变化呈现先陡增后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突变点表明土体此时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应力突变点之前,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任一时刻下,随着逐渐远离雷电冲击点,土体应力呈现迅速衰减的趋势,应力发生突变骤降表明此处土体正处于弹塑性交界面;在突变点之后土体附加应力趋于0,处于弹性状态。土体压缩系数对土体的弹塑性界面变化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压缩指标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随着土体黏聚力逐渐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逐渐减小;增大土体弹性模量可以增大土体塑性区半径,但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电流波形对土体塑性区中的应力会产生较大影响,而对土体弹性区影响较小。

关键词

雷电冲击 / 冲击波压力 / 应变硬化 / 土体应力 / 弹塑性界面 / 时程变化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饶平平, 吴志林, 金潇, 冯伟康. 雷电冲击下土体应力及弹塑性界面时程分析[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4, 56(02): 196-207 DOI:10.15961/j.jsuese.20220055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1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