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文明演变与历史滑坡堵江——以金沙江上游卓英村为例

邓建辉, 周小棚, 赵思远, 李化, 叶成林, 谢和平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3, Vol. 55 ›› Issue (06) : 1 -9.

PDF
工程科学与技术 ›› 2023, Vol. 55 ›› Issue (06) : 1 -9. DOI: 10.15961/j.jsuese.202300524

河谷文明演变与历史滑坡堵江——以金沙江上游卓英村为例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近年来,作者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开展历史堵江滑坡调查,在金沙江上游发现系列沿江分布的残碉,其中以左岸的白玉县卓英村残碉分布最为集中,共17座,且未见公开报道。这些残碉是一个历史部落或村庄的遗迹,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遗存的组成部分。鉴于藏彝走廊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方面,本文尝试采用自然科学方法拓展相关研究。基于现场调查和地质测年,结合前人工作成果,确定残碉群的建造时间与历史归属,分析历史滑坡堵江事件对河流地貌与河谷文明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卓英村残碉群兴建于1 780~1 490 a BP,相应的历史年代为东汉末期至南朝时期,按地域极有可能是古白狼国遗迹;2)残碉的修建高程和时间与措拉古滑坡堰塞湖尾部的湖滩高程和溃决时间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湖泊淤积、干热河谷气候、取水便利等为卓英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3)约1 510 a BP前的一次大洪水事件导致措拉堰塞坝完全溃决,岸坡塌岸引起的耕地逐渐消失,以及取水不便等人居环境恶化是导致卓英村被遗弃的自然因素;4)横断山脉河流历史堵江滑坡引起的河道淤积为民族迁徙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也留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类似卓英村残碉的深入研究有望丰富和拓展白狼国与藏彝走廊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

金沙江 / 残碉 / 藏彝走廊 / 古白狼国 / 古滑坡堵江 / 淤积 / 溃坝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邓建辉, 周小棚, 赵思远, 李化, 叶成林, 谢和平. 河谷文明演变与历史滑坡堵江——以金沙江上游卓英村为例[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3, 55(06): 1-9 DOI:10.15961/j.jsuese.202300524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8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