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双能CT腰椎定量测量在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

陈辛宇, 林诗琪, 邓莉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01) : 67 -69+73.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01) : 67 -69+73.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1.021

探讨双能CT腰椎定量测量在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腰椎定量测量在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收治的慢性腰痛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DECT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定量测量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钙浓度(CaD)及脂肪分数(FF);接受定量CT(QCT)检查并定量检测骨密度(BMD),根据BMD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CaD、FF等DECT参数及BMD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CaD、FF等DECT参数与BMD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ECT参数对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QCT检查结果显示,119例患者中,骨质疏松68例,骨量减少及骨量正常51例;骨质疏松组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CaD、BMD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FF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CaD均与BMD呈正相关(P<0.05);FF与BM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6(95%CI=0.938~0.994),高于钙的CT值、混合能量图像CT值、CaD、FF单独检测。结论:DECT腰椎定量测量参数可有效反映骨密度变化,对骨质疏松具备良好的预测效能。

关键词

双能CT / 骨质疏松 / 腰椎 / 骨密度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陈辛宇, 林诗琪, 邓莉萍. 探讨双能CT腰椎定量测量在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01): 67-69+73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1.021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74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