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四维超声评估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徐小迪, 陈琪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02) : 95 -97.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02) : 95 -97.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2.030

经会阴四维超声评估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探究经会阴四维超声评估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建档的135例初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n=82)和剖宫产组(n=53),两组均给予盆底肌磁电联合修复,并分别于产后6周、盆底肌修复后开展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超声检查相关参数及FPFD的发生率。结果:盆底肌修复后,两组的宫颈下移距离、膀胱颈下降度均低于产后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盆底肌修复后,自然分娩组的宫颈下移距离、膀胱颈下降度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修复后,两组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较产后6周均有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盆底肌修复后,自然分娩组在静息、最大Valsalva动作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的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较剖宫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对初产妇盆底组织及功能的损害程度高于剖宫产,经会阴四维超声可为不同分娩方式的初产妇FPFD提供客观依据,其中,自然分娩方式更易导致初产妇FPFD的发生。

关键词

初产妇 / 自然分娩 / 经会阴四维超声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小迪, 陈琪萍. 经会阴四维超声评估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02): 95-97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2.030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21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