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

徐红艳, 刘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7) : 104 -106.

PDF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25, Vol. 9 ›› Issue (7) : 104 -106. DOI: 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7.035

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

作者信息 +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PDF

摘要

目的:分析在超早期小肝癌辅助诊断中引入多层螺旋CT技术的诊断效能。方法:抽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接受检查的疑似肝癌患者110例。均进行MRI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将结果与最终临床综合诊断金标准比较,明确诊断效能。结果:在110例疑似患者中,金标准检出阳性80例,阴性30例。多层螺旋CT检出真阳性78例,真阴性28例;MRI检出真阳性60例,真阴性20例。多排螺旋CT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度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阳性患者中小肝癌病灶密度的变化主要分为低密度、等密度及高密度的形式。其中动脉期以高密度变化为主,占比95.00%,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多呈现出低密度变化,分别为75.00%及90.00%。<1 cm的病灶应用多层螺旋CT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1~3 cm及>3 cm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早期小肝癌诊断中,引入多层螺旋CT诊断灵敏度较高,多期增强扫描模式的应用,可明确病灶部位血供的具体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辅助数据。

关键词

超早期小肝癌 / 多层螺旋CT / 血供变化 / 疾病诊断 / 诊断效能

Key words

引用本文

引用格式 ▾
徐红艳, 刘锋. 多层螺旋CT在超早期小肝癌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果[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 9(7): 104-106 DOI:10.20267/j.issn.2096-3807.2025.07.035

登录浏览全文

4963

注册一个新账户 忘记密码

参考文献

AI Summary AI Mindmap
PDF

30

访问

0

被引

详细

导航
相关文章

AI思维导图

/